查看原文
其他

学院秀 |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期待你来的 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招生
2024-08-22










这是屹立了一个甲子年华的学院

这里有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领域

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里的学术人才,放眼世界也不逊分毫


他的传承,就是最大的财富!

他的名字,就已是一种光荣!


这里是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是在原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始建于1956年。1993年原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因学科发展需要,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分成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及工程地质与建筑工程系。1997年,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发展,两系又合并组建了成都理工学院第一个二级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2001年底,三校合并组建成都理工大学,通过院系调整,原勘察与机电工程系以及应用化学系的部分专业并入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经过60余年的发展,学院现有6个教学系、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综合实验室。

学院目前在校学生2949人,其中本科生1900人,研究生1049人(含硕士、博士)。设有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和工程力学6个本科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地质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岩土工程为部省级重点学科;地质工程、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已两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院已形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地质+土木”工程学科群

学院现有教职工192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2人、挪威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地质学会会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后备人选8人。165名教师及实验室教学人员中,有博士生导师38人、教授(含研究员)56人、副教授(含副研及高工)65人、讲师(含助研及工程师)4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83.87%以上。已建成一支老、中、青有机结合,职称、年龄、学历合理的优秀师资队伍。形成了“地质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岩土工程”省级教学团队、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等10个教学与科研团队。



长期以来,学院秉承“团结、包容、求实、创新”的院训,坚持“科教融合,两重两强”的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学生地质基础、力学基础,强化工程素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立足行业,面向全国,满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减灾防灾需求,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山区复杂条件下的工程建设学科专业群,建设以地质工程和土木工程为主体,多种工程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教学型学院

学院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等高水平平台为依托,教学与科研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已为国家培养本科生1.9万余名、研究生4100余名、博士生400余名,这些高层次人才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数10项,“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近十余年以来,独立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数10项;出版专著50余部,发表SCI、EI检索论文18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300余项,软件著作权60余项。



名师介绍


黄润秋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教学名师


生态环境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大滑坡研究协会(iRALL)主席。专长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于2005年、2014年两次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先后获得国家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15项(5项排名第一),及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学术终身成就奖Hans Cloos Medal、日本滑坡学会“国际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教学名师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许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专长于滑坡灾害成因机理、早期识别、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曾作为国务院、自然资源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心专家,参与了我国数十起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先后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青年科技奖、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普通高校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和奖励。作为核心成员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及国家一级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



李天斌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然资源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天府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长于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及灾害防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国家重点工程科技项目80余项,国家和省级教改项目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6部;教学成果获得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



专业简介


学院设有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6个本科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地质工程)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力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地质工程)、土木水利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地质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岩土工程为部省级重点学科;地质工程、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已两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和工程力学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学院已形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地质+土木”工程学科群。



地质工程专业


招生类别:理工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核心建设专业之一


专业剖析:地质工程专业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与交叉的学科,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为工程建设、资源能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关键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撑。本专业依托本、硕、博三级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教学团队、地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科教融合、两重两强” (科研与教学融合、重视地质基础、重视力学基础、强化工程素养、强化实践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理念为引领,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高尚道德情操,地质基础与力学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工程素养与实践创新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问题,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高素质人才。其中,地质工程专业的工程地质方向是按照创新班模式培养。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


李天斌教授在野外给地质工程创新班授课



土木工程专业


招生类别:理工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专业剖析: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包涵岩土、建筑结构、道路、市政、桥梁与隧道、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二级学科,技术含量高、就业面广。我校本专业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优势平台,为国家级一流、特色、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和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以“山区土木工程”为特色,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土木工程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复杂山区土木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钻研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国际视野,能够在岩土、建筑、交通、市政、水利水电、防灾减灾、资源环保等领域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研究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其中,土木工程专业的岩土工程方向是按照创新班模式培养。


师生参观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天府机场高速公路项目部


第六届四川省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获奖师生团队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招生类别:理工

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核心建设专业之一


专业剖析:本专业始建于1956年,是我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支撑专业。本专业拥有本、硕、博三级学位授予权,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环保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教学平台,面对中西部资源开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需求,旨在培养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重大工程建设地下水环境效应评价等领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本专业以“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与环境水文地质”为特色,具有较高的行业和社会影响。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野外实习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团总支成员合影



工程力学专业


招生类别:理工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专业剖析:工程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各类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力学基础。工程力学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以“数学-力学-结构分析”为知识主线,依托力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培养学生解决与力学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能够应用工程力学基本原理与计算机技术,在力学及交叉科学或工程领域从事相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计算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参赛师生合影


工程力学专业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招生类别:理工


专业剖析: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是在城市地面以下岩体或土层中修建的各种地下工程的统称,包括城市地铁、城市地下公路、地下公共建筑、地下厂房、地下能源储存、地下人防等。专业内涵主要为上述各类地下空间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包括地下空间的规划、投融资、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本专业依托本硕博三级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四川省TBM智能掘进与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以及较强实践能力,能面向城市地下空间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妙曼的城市地下空间作品——地铁理工站


全国首届地下空间创新大赛获奖师生团队



工程管理专业


招生类别:理工


专业剖析:主要培养具备工程技术和与工程建设相关的管理、经济、建设法律、信息技术等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工程建设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具备富有特色的“双师型”师资团队,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虚拟仿真中心,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毕业生可在各行业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程咨询服务等服务机构,各种投资公司、开发公司以及政府的规划、建设、设计等部门工作。


第一届全国BIM数字工程技能创新大赛参赛师生团队


第八届”斯维尔杯“全国高校BIM应用技能大赛获奖师生团队



精彩校园 伴你成长


在成理,在环工,科研、学习、活动,活动丰富,样样精彩,多的不介绍了,自己看吧!


01

科研学习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型离心机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曾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Niek教授在野外为学生授课


Niek教授为iRALL博士班授课


第七届“互联网”国赛银奖师生团队合影


第七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获奖师生团队


2021年“北斗云·地平线”奖学金评选答辩会


第七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三等奖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工程地质创新实践大赛特等奖



02

走进成理


寻找春日,与“理”起舞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春回大地,与“理”重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

青诉环工


清明节"寄红思,怀先烈,强信念"祭扫




恰绚烂桐月,展花样年华”女生节




04

别样风采


校运动会




青春之韵——如愿的眺望·铮铮环工魂




优秀毕业生


徐海云,2021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中共党员,曾就读于四川省绵竹中学,大学期间曾担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曾获得校优秀学生干部、校结构设计大赛三等奖、校科技立项三等奖等荣誉,现任中交瑞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凤凰国际——三门峡科技城项目经理部技术质量部主管。工作期间,获2022年度中交·凤凰国际-三门峡科技城项目经理部“全国质量月知识竞赛”二等奖等奖项;所在项目为中交路建“2022年度先进集体”。主编或主导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发明专利,2篇论文已被国家级期刊收录,作为QC团队骨干申报省级QC成果一项。‍‍‍‍‍‍‍‍‍‍‍‍‍‍‍‍‍‍‍‍‍‍‍‍‍‍


▲徐海云——2021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



张乐飞,2023届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曾就读于河南省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在校期间曾发表CSCD论文一篇,获得四川省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团干等奖项,现已经推免为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直博生

▲张乐飞——2023届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



苏进源,2023届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中共党员,曾就读于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大学期间获得四川省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已保送至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苏进源——2023届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



何茂丰,2023届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生,曾就读于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大学期间曾获得院优秀学生干部、成华区优秀志愿者、学校朗诵比赛三等奖等奖项,已考上同济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方向攻读硕士学位


▲何茂丰——2023届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毕业生



吴羿夫,2023届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曾就读于湖北省宜昌市英杰中学。大学期间曾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第六届四川省大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特等奖、四川省第九届孙训方力学竞赛一等奖等,现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吴羿夫——2023届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



缪杰蔚, 2023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中共预备党员,曾就读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大学期间担任了学院创新创业协会主席、BIM协会副会长、团支书,大学期间获得BIM高校毕业设计大赛二等奖及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结构信息技术大赛一等奖、第七届“互联网+”铜奖、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共青团干部、四川省艺考优秀志愿者,保送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生


▲缪杰蔚—— 2023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



薛静怡,2023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中共预备党员,曾就读于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曾获得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共青团员等荣誉,保送至中国地质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薛静怡——2023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



谈卓越, 2023届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中共预备党员,曾就读于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大学期间获得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第五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第八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一届全国建设类院校BIM数字工程技能创新大赛一等奖、第十二届斯维尔BIM-CIM创新大赛二等奖、2021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4篇,现已保送至深圳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谈卓越—— 2023届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



就业率与毕业去向


小葵花妈妈课堂

“环小工就业课堂开课啦,孩子总是担心就业问题怎么办?—来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选择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没饭吃?不可能!”

下面来看看环工院的就业率吧!

据统计,历年来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的毕业生的就业率皆超过90%,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皆高达95%

其中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




有小可爱会问:环小工,环小工,除了就业还有别的选择吗?

当然除了就业,考研深造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本校外你还可以有以下选择:







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报考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加入我们吧!!!



感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
统筹|邓淇琪

编辑|张茹莎

责任编辑|朱文韬

成小理全媒体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招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